佳晨爛漫隔籬枝,水國煙霜落木時。百里廬山堪勝絕,三秋鴻雁獨歸遲。
肩輿尚爾行花縣,戲馬應渠載酒卮。止飲經年還肺病,蕭條一任北風吹。
九日。明代。李舜臣。 佳晨爛漫隔籬枝,水國煙霜落木時。百里廬山堪勝絕,三秋鴻雁獨歸遲。肩輿尚爾行花縣,戲馬應渠載酒卮。止飲經年還肺病,蕭條一任北風吹。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夜宿五層樓 其一。明代。王漸逵。 半空樓閣肅虛清,渾象沖融灝氣明。永夜銀河低自照,中天朱鳥靜相擎。祥風浣浣仙靈近,湘簟瀟瀟慧思生。此意未應傳下界,曉來悽對萬家城。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宋代。李復。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嗣皇謹遵業,使傳交塞垣。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贈施茶僧真山二首有引 其二。明代。盧龍云。 文武聲華并起予,翩翩麗藻照茅居。不緣凈土能持法,那得叢林見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