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心積午睡,夢言有咨嗟。忽驚童仆語,乃謂長兄車。
披衣及庭戶,迎面拂風沙。巳聞平安悉,徐訊川陸遐。
陳杯發遠顏,安榻向馀花。馀花來舞鳥,交交答棣華。
物情歡同氣,和悅似相加。忘疲重昏飯,容膝共為家。
雖非故園聚,暫此慰天涯。
喜伯兄至都。明代。郭之奇。 羈心積午睡,夢言有咨嗟。忽驚童仆語,乃謂長兄車。披衣及庭戶,迎面拂風沙。巳聞平安悉,徐訊川陸遐。陳杯發遠顏,安榻向馀花。馀花來舞鳥,交交答棣華。物情歡同氣,和悅似相加。忘疲重昏飯,容膝共為家。雖非故園聚,暫此慰天涯。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頌古二十四首。宋代。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菩薩蠻 其二。近現代。趙尊岳。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踏莎行。元代。譚處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顛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云,一輪月照曹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