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吳東門,沄沄其水。傅陸以居,居民櫛齒。不有孝義,眾何所恃?
孝義伊何?曰維金氏。百五十祀,業儒循軌。事親養志,同氣敬順。
兄掌家鑰,弟秉文印。不矜而譽,不言而信。里舉鄉推,事騰于朝。
用旌其門,以闡教條。張書扁式,與表邇遠。守臣樹聲,加示慶典。
坊名孝義,大厥里門。彰善癉惡,周書具存。吳固沃土,才隳于膴。
風頹俗靡,事鮮儷古。求若孝義,幾何其心?堪繼公藝,價重南金。
克孝克義,我謠我歌。借耰鬩墻,敦化猗那。
旌表孝義金門。宋代。鄭元祐。 出吳東門,沄沄其水。傅陸以居,居民櫛齒。不有孝義,眾何所恃?孝義伊何?曰維金氏。百五十祀,業儒循軌。事親養志,同氣敬順。兄掌家鑰,弟秉文印。不矜而譽,不言而信。里舉鄉推,事騰于朝。用旌其門,以闡教條。張書扁式,與表邇遠。守臣樹聲,加示慶典。坊名孝義,大厥里門。彰善癉惡,周書具存。吳固沃土,才隳于膴。風頹俗靡,事鮮儷古。求若孝義,幾何其心?堪繼公藝,價重南金。克孝克義,我謠我歌。借耰鬩墻,敦化猗那。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
鄭元祐。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鷓鴣天 讀《柳如是別傳》。近現代。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用鹽政姚德寬韻。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晨炊黃岡望海。宋代。楊萬里。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送陳宜山廷尉奉召北上。明代。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送王恪司門知絳州。宋代。文同。 絳守園池天下夸,紹述有記詞聱牙。蒼官青土左右樹,神君仙人高下花。遠水依然尚鉤帶,舊門想已無靴檛。自憐俗狀不能到,此去羨君專宴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