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君詩在案頭,篝燈夜夜看銀鉤。
苦吟暗數秋更盡,何處笛聲人倚樓。
還趙靖軒吟卷。宋代。胡仲參。 借得君詩在案頭,篝燈夜夜看銀鉤。苦吟暗數秋更盡,何處笛聲人倚樓。
胡仲參,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見記載,就集中詩知其早歲曾在臨安就學(當為太學),應禮部試不第,后以詩游士大夫間,游蹤頗廣,與馮去非等有交。詩集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莊小稿》一卷(亦收《兩宋名賢小集》)。 胡仲參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
胡仲參。 胡仲參,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見記載,就集中詩知其早歲曾在臨安就學(當為太學),應禮部試不第,后以詩游士大夫間,游蹤頗廣,與馮去非等有交。詩集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莊小稿》一卷(亦收《兩宋名賢小集》)。 胡仲參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徐惟得沖漠齋又題八絕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蛾眉 其七十一。近現代。吳妍因。 胭脂金粉并飄零,半面徐妃劫亦經。臺上楊稊才一瞥,飛花又自化浮萍。
從狩武岡和胡學士韻二首。明代。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