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衣裳小小人,每來聽里解相親。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塵。
贈竇家小兒。唐代。張祜。 深綠衣裳小小人,每來聽里解相親。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塵。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nèi)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
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nèi)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送魏叔華歸杭州得行字。宋代。陸文圭。 杜康橋下水如傾,九里罔頭路轉城。風雨小樓清夢遠,山河古道風人行。別懷漸覺傷安古,祖席何曾傲正平。珍重去逢南國友,為言白發(fā)老書樂。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二。宋代。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題劉至誠行樂。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觸目與神謀,精理擴懷抱。得意已忘言,隔澗聞幽鳥。邃壑古煙深,呼童覓瑤草。
白鶴吟示覺海元公。宋代。王安石。 白鶴聲可憐,紅鶴聲可惡。白鶴靜無匹,紅鶴喧無數(shù)。百鶴招不來,紅鶴揮不去。長松受穢死,乃以紅鶴故。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吾何為而喜。惡者自惡,吾何為而怒。去自去耳,吾何闕而追。來自來耳,吾何妨而拒。吾豈厭喧而求靜,吾豈好丹而非素。汝謂松死吾無依邪,吾方舍陰而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