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巷新苔遍,空庭弱柳垂。井欄防稚子,盆水試鵝兒。
喜客加籩食,邀僧長路棋。未能拋世事,除此更何為。
閑居。唐代。張祜。 僻巷新苔遍,空庭弱柳垂。井欄防稚子,盆水試鵝兒。喜客加籩食,邀僧長路棋。未能拋世事,除此更何為。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
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菩薩蠻 其四。清代。陳維崧。 后堂恰與中門近,當時日傍飛蟬鬢。猶記捉迷藏,水晶庭院涼。侍兒前后邏,何計將他躲。匿笑顫花枝,鞋尖露一絲。
結交行送武之文。元代。王冕。 江南野人毛發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長安小兒不足數,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筆底春秋決王伯,坐探今古無馀情。青青揚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遙相待。雄文卷盡九江碧,新詩寫出廬山翠。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騎云過蓬島。脫略不作公子行,隨我騎行踏芳草。人怪我顏何丑老,自覺無人可同調。梅花明月柳花云,獨對青山發長嘯。武君過我笑我癡,話言時復投其機。柴床臥聽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螢飛。凄涼飲盡客中味,君知我知誰復知。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萬里皆焦土。老羸餓死壯者逃,碩鼠欺人暴如虎。武君平生多抱負,對此如何可輕舉?武君武君善調護,慎勿輕身學巢許。秋風昨日吹大荒,草木黃落雁南翔。浩然歸興不可降,嚴君五馬一馬黃。大兄亦受七品郎,況是遷官歸故鄉。可知閭里生輝光,我窮衣袖露兩肘。回視囊蓖無一有,送君不勸陽關酒。長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當自持。不須重此生別離,淚不為此生別滋。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綠。試弓好射銜花鹿,有懷若問山陰竹,中天亦有南飛鵠。
竹園三首。宋代。白玉蟾。 自笑園丁職事新,一春風雨為供申。筍如滕薛皆爭長,瓜似朱陳已結親。
登樂陵臺倚梧桐望月有懷南臺李御史藝,七夕。元代。薩都剌。 涼風吹墮梧桐月,瀉水泠泠露華白。樂陵臺上悄無人,獨倚梧桐看明月。月高當午桐陰直,不覺衣沾露華濕。此時卻憶在金陵,酒醒江樓聽吹笛。
燭影搖紅 除夕。清代。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十萬笙歌,繁華自趁江潮發。椒盤歲歲憶團圞,剪燭頻移榻。那管今宵帳冷,真辜負、爆聲喧熱。定香橋下,囑付雙魚,替傳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