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來思遠望,高處殊非愜。夜露濕蒼山,秋陂滿黃葉。
人隨雁迢遞,棧與云重疊。骨肉暫分離,形神遂疲苶.
紅旌渭陽騎,幾日勞登涉。蜀道藹松筠,巴江盛舟楫。
小生即何限,簡誨偏盈篋。舊恨尚填膺,新悲復縈睫。
因求種瓜利,自喜歸耕捷。井臼賴依鄰,兒童亦勝汲。
塵容不在照,雪鬢那堪鑷。唯有餐霞心,知夫與天接。
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唐代。盧綸。 憂來思遠望,高處殊非愜。夜露濕蒼山,秋陂滿黃葉。人隨雁迢遞,棧與云重疊。骨肉暫分離,形神遂疲苶.紅旌渭陽騎,幾日勞登涉。蜀道藹松筠,巴江盛舟楫。小生即何限,簡誨偏盈篋。舊恨尚填膺,新悲復縈睫。因求種瓜利,自喜歸耕捷。井臼賴依鄰,兒童亦勝汲。塵容不在照,雪鬢那堪鑷。唯有餐霞心,知夫與天接。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連理枝。。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忍道歡娛易。暝色連云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到此時、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送李宰免監鎮之官浙西。宋代。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執手試聽楓葉下,打門終待藕花開。孤燈一曲無公事,萬卷吾伊亦壯哉。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投項子京。明代。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君家有酒藏床頭,可憐花月未肯游。愿君醉我君亦醉,花前慎勿嗔莫愁。房櫳窈窕嬌欲留,懊恨歸來纖月流。不知此景誰能酬,空將好句為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