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意匠經營與佛會,七寶欲動聲瓏瓏。
眉間毫光放未盡,指下已帶旃檀風。
飛梭本是龍變化,挾大戚德行神通。
恍若只洹遇佛影,豈彼臺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議,細看眾巧無遺蹤。
日浮雞園赤爛爛,天入鷲嶺青叢叢。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覺已挫千魔鋒。
龍天四眾儼然侍,喜滿尺宅俱成功。
向來八風幾卷地,眾寶行樹無摧桻。
老蕭區區佛所憫,豈與十二蟯蚘同。
重云之殿珠作帳,一朝入海奔雷公。
幸留此像不為少,福聚萬紀兼千總。
余休八葉終灰燼,堅固卻賴三眠蟲。
似聞法猛藕絲像,當時已不隨煙東。
煌煌二寶照南北,客攝萬鬼專其雄。
龍華已耀東坡墨,驚夢不假撞洪鐘。
唯有茲圖晦幾歲,留待公句貽無窮。
畫沙累土皆見佛,而況筆墨如此工。
亦念眾生業障厚,要與機杼聊分攻。
從今俱盡未來世,買絲不繡平原容。
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宋代。陳與義。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意匠經營與佛會,七寶欲動聲瓏瓏。眉間毫光放未盡,指下已帶旃檀風。飛梭本是龍變化,挾大戚德行神通。恍若只洹遇佛影,豈彼臺像能比崇。共惟此事不思議,細看眾巧無遺蹤。日浮雞園赤爛爛,天入鷲嶺青叢叢。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覺已挫千魔鋒。龍天四眾儼然侍,喜滿尺宅俱成功。向來八風幾卷地,眾寶行樹無摧桻。老蕭區區佛所憫,豈與十二蟯蚘同。重云之殿珠作帳,一朝入海奔雷公。幸留此像不為少,福聚萬紀兼千總。余休八葉終灰燼,堅固卻賴三眠蟲。似聞法猛藕絲像,當時已不隨煙東。煌煌二寶照南北,客攝萬鬼專其雄。龍華已耀東坡墨,驚夢不假撞洪鐘。唯有茲圖晦幾歲,留待公句貽無窮。畫沙累土皆見佛,而況筆墨如此工。亦念眾生業障厚,要與機杼聊分攻。從今俱盡未來世,買絲不繡平原容。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赴金陵舟過霅川偶作 其一。宋代。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
李中令挽詞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家賜齊侯履,人推郤縠文。結婚榮外館,謀帥得中軍。盛集追園蓋,遒章托隴云。不圖新渚畔,更作死生分。
夏景 其一 夏雨生眾綠。宋代。劉辰翁。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芳草非無恨,新條各向榮。秧田禾似浪,滿眼幾時平。
請告致仕。。黃公輔。 三十年來戴主恩,匡時無略濫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返故園。一紙陳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圣明倘肯憐疏拙,白發棲遲有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