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
幾回聞桂子,無復隔山陰。
峰曉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捫蘿諸勝概,孤病負同尋。
聞越僧靈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宋代。林逋。 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幾回聞桂子,無復隔山陰。峰曉云衣破,溪寒石色深。捫蘿諸勝概,孤病負同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重到南頭。明代。陳墀。 軺車兩度海之涯,歷歷云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半生不愧關西節,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
掬水月在手。宋代。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漢武。宋代。劉筠。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幾遷空象物,秦橋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賦徒能諷,卻助飄飄逸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