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秋更好,斂斂蕙蘭中。極浦明殘雨,長天急遠鴻。
僧窗留半榻,漁舸透疏篷。莫恨清光盡,寒蟾即照空。
夕陽。唐代。鄭谷。 夕陽秋更好,斂斂蕙蘭中。極浦明殘雨,長天急遠鴻。僧窗留半榻,漁舸透疏篷。莫恨清光盡,寒蟾即照空。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
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宋代。周麟之。 晚歲游真館,分符蒞別京。九關留客鑰,千騎按屯營。天上金甌覆,江邊玉節明。傷心游宴地,悵望北山橫。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次韻楊廷秀求近詩。宋代。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題雙芝軒。南北朝。鄒浩。 難弟難兄強氏子,太學聲名聳多士。同時流輩久公卿,猶傍短檠業文史。今年鑒拔貢辟廱,伯仲皆升從此起。集英春曉拱天臨,龍頭妙絕人間喜。鸞臺鳳閣便騰騫,況乃吾鄉有前比。向來胸中宇宙寬,包盡華夷無復委。發為勛業助堯仁,肯令元凱常專美。倘如不信視雙芝,端不虛生漫黃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