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煙靄思偏多,曾向劉郎住處過。銀燭焰前貪勸酒,
玉簫聲里已聞歌。佳人惜別看嘶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改,出墻桐樹綠婆娑。
贈友人。唐代。李遠(yuǎn)。 鳳城煙靄思偏多,曾向劉郎住處過。銀燭焰前貪勸酒,玉簫聲里已聞歌。佳人惜別看嘶馬,公子含情向翠蛾。今日重來門巷改,出墻桐樹綠婆娑。
李遠(yuǎn),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jìn)士,官至御史中丞。李遠(yuǎn)善為文, 尤工于詩。 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游, 與許渾齊名, 時號 “ 渾詩遠(yuǎn)賦”。 ...
李遠(yuǎn)。 李遠(yuǎn),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jìn)士,官至御史中丞。李遠(yuǎn)善為文, 尤工于詩。 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游, 與許渾齊名, 時號 “ 渾詩遠(yuǎn)賦”。
桂太傅挽章 其二。明代。羅洪先。 金臺初獻(xiàn)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和朱世同夜聞竹聲。宋代。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yīng)過所聞。
和陶詩二首 其一。明代。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fù)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jié),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qiáng)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fēng)骨。腰囊挈錫,辜負(fù)平生。
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五。宋代。釋道寧。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fēng)骨。腰囊挈錫,辜負(fù)平生。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么,猶是涉途程。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
薛端明挽章三首。宋代。曹彥約。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風(fēng)首屢回。只今巖石望,寧忍泰山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