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
北海蓬根亂上天??贫愤B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旌旆悠悠靜瀚源,
鼙鼓喧喧動盧谷。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
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閉,
河塞陰沉海色凝。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
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陽春半,岐路間,
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
陣云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山嶂連綿不可極,
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zhàn)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君拜節(jié)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火絕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
但使將軍能百戰(zhàn),不須天子筑長城。
大漠行(一作胡皓詩)。唐代。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旌旆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陣云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山嶂連綿不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漢將紛紜攻戰(zhàn)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君拜節(jié)偏知遠,鄭吉驅旌坐見迎?;鸾^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但使將軍能百戰(zhàn),不須天子筑長城。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五 荀彧。明代。鄭學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蝶戀花·將去揚州重至湖上作。。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jié)。一紀重來情緒別。蘆花替我頭如雪。終古雷塘流未歇。杜牧三生,前事憑誰說。后日風帆天畔葉。夢魂應踏揚州月。
九日。宋代。方岳。 逢人提菊賣,方省是重陽。山曉雨初霽,江秋樹亦涼。年華猶故我,烽火更殊鄉(xiāng)。有客那無酒,令人憶草堂。
石榴。。方廣德。 涂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筑伴潘尼。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