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石天臺水谷簾,峰回秀擁更深嚴(yán)。
我來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風(fēng)為指髯。
三月二十四日自東山到金峨一宿而歸偶題壁上。宋代。鄭清之。 橋石天臺水谷簾,峰回秀擁更深嚴(yán)。我來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風(fēng)為指髯。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wèi)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鄭清之。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wèi)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補史十忠詩 其三 丞相都督信國公文公。宋代。劉塤。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qū)。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dāng)扶。移檄倡諸鎮(zhèn),奮袂躬援枹。川決莫我回,萬險棲海隅。天乎復(fù)不濟,道窮竟成俘。一死事乃了,吾頭任模糊。悠悠譏好名,責(zé)人無已夫。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書。
過湖。宋代。方岳。 才出城來便不同,綠楊微指藕花風(fēng)。過湖船用百錢買,臥看云歸南北峰。
齋居 時隸司徒卿 其一。明代。韓邦奇。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天風(fēng)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張丞見和次韻答之。宋代。陳造。 我本山林人,娛老有日用。時須禽一戲,暇乃笛三弄。言償作縣責(zé),顧敢寶所重。催科未妨拙,防速牙角訟。
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豪氣雖存誰復(fù)識,形容變盡鬢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