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
是為陰之中,正與日相望。
浮云橫相掩,人謂妒且狂。
彼云初無心,此月亦何傷。
水月本同體,其中根於陽。
炯炯含內景,隨時發輝光。
天機之淺者,為人作閒忙。
中秋無月分韻得狂字。宋代。魏了翁。 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是為陰之中,正與日相望。浮云橫相掩,人謂妒且狂。彼云初無心,此月亦何傷。水月本同體,其中根於陽。炯炯含內景,隨時發輝光。天機之淺者,為人作閒忙。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送趙清臣宰姚江。。樓鑰。 玉立君家好弟兄,藍田風采照花城。版輿壽母人間盛,千里何曾去送迎。
翟好問。明代。楊基。 愛爾山城隱,柴門對縣衙。酒資千畝苧,生計一園瓜。雨步荷巾濕,風吟席帽斜。時時扶短杖,看竹到東家。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春感。宋代。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棱棱顏面塵埃滿,渺渺山河歲月遒。谷飲芝餐皆可飽,人生何必稻粱謀。
長亭怨慢 夕陽。清代。殷秉璣。 看一角高樓紅暈。望斷遙天,畫欄偷憑。柳外長虹,艷魂早已化秋冷。落花三徑。吹不去春風影。萬古此茫茫,算多少英華消盡。重認。已孤村不見,只見遠山明凈。幾番雨過,又小小新蟾相映。最愁是、一纖匆匆,共荒渡、片帆剛趁。正鴉背歸來,馀恨人間猶剩。
沈陽村居西軒即事 其一。。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