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未放笑眉開,獨守空齋著玉杯。
觀水功夫隨處見,逝川意思即心來。
正月九日上之游楊季穆以酬唱見寄走筆次韻。宋代。魏了翁。 雨中未放笑眉開,獨守空齋著玉杯。觀水功夫隨處見,逝川意思即心來。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江南意。明代。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歸時曲岸傍,恰見貴游郎。輟歌欲轉棹,花淺不堪藏。將嗔卻成哂,相問那能隱。雖憐郎意深,終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慈竹。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潛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爾秋郊外,青青數畝陰。
送馬善徵致仕還吳。明代。鄭岳。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題扇寄何上舍。明代。湛若水。 何曾二子游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云無定跡,東風招手白云端。
妙高臺謁蘇文忠公像。明代。梁有譽。 長公不可作,遺像見豐標。臺接丹丘月,門臨滄海潮。一官空白首,十載為青苗。玉簡芳名紀,瑤編綺思饒。感時真慕賈,著論每凌晁。伊昔金蓮遇,何年斷梗飄。投珠人共惜,毀璧禍難銷。舊跡嗟夷漫,荒祠更寂寥。砌閒衰草積,牖暗暮云彯。哀些難成調,忠魂詎可招。丹青猶藹藹,松檜已蕭蕭。漁火連江暗,霜鐘振壑遙。旅懷多感激,行矣寄長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