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日兇慝,豪杰爭共亡。信亦胡為者,劍歌從項梁。
項羽不能用,脫身歸漢王。道契君臣合,時來名位彰。
北討燕承命,東驅楚絕糧。斬龍堰濉水,擒豹熸夏陽。
功成享天祿,建旗還南昌。千金答漂母,百錢酬下鄉。
吉兇成糾纏,倚伏難預詳。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
詠淮陰侯。宋代。王珪。 秦王日兇慝,豪杰爭共亡。信亦胡為者,劍歌從項梁。項羽不能用,脫身歸漢王。道契君臣合,時來名位彰。北討燕承命,東驅楚絕糧。斬龍堰濉水,擒豹熸夏陽。功成享天祿,建旗還南昌。千金答漂母,百錢酬下鄉。吉兇成糾纏,倚伏難預詳。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詠柳二首。唐代。顧云。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長堤未見風飄絮,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低臨妝閣學愁眉。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閑花野草總爭新,眉皺絲干獨不勻。乞取東風殘氣力,莫教虛度一年春。
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玉樓春。。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