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趙慎(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秀王稱子,生于秀州。初名伯琮,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選育宮中,賜名瑗。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為皇子,更名瑋,進(jìn)封建王,賜字元瑰。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改今名,賜今字。同年,即皇帝位。建元隆興、乾道、淳熙,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傳位于其子趙惇(光宗),尊為至尊壽皇圣帝。光宗紹熙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紀(jì)》。 宋孝宗詩,據(jù)《周文忠集》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
趙慎。 宋孝宗趙慎(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秀王稱子,生于秀州。初名伯琮,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選育宮中,賜名瑗。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為皇子,更名瑋,進(jìn)封建王,賜字元瑰。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改今名,賜今字。同年,即皇帝位。建元隆興、乾道、淳熙,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傳位于其子趙惇(光宗),尊為至尊壽皇圣帝。光宗紹熙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紀(jì)》。 宋孝宗詩,據(jù)《周文忠集》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詠桂四首 其四。宋代。朱淑真。 月待圓時(shí)花正好,花將殘后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秋清在一時(shí)。
泊嘉興城北門外。元代。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未妨寧過計(jì),不是故多疑。歉歲真難度,奸人或見窺。移舟入城泊,何敢強(qiáng)違時(shí)。
題興國寺碧落軒 其二。宋代。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雨后登白云樓。明代。王世貞。 乘暇獨(dú)登樓,捲簾清遠(yuǎn)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云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shí),曲枕信悠悠。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jì)事依。近現(xiàn)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mèng)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cè),咽入天風(fēng)與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