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譜新求洛下栽,朱欄圍土事深培。
半妝曉日爭光照,一笑春風喜競開。
得地自依孫相合,飛香欲繞鄴王臺。
繡簾對賞猶嫌遠,翦上金盤近酒杯。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同賞牡丹。宋代。強至。 按譜新求洛下栽,朱欄圍土事深培。半妝曉日爭光照,一笑春風喜競開。得地自依孫相合,飛香欲繞鄴王臺。繡簾對賞猶嫌遠,翦上金盤近酒杯。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太平巖夜歸。。方文雄。 酒醉詩成后,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
秋興三首。宋代。蘇軾。 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云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可慰摧頹仍健食,此生通脫屢酡顏。年華豈是催人老,雙鬢無端只自斑。故里依然一夢前,相攜重上釣魚船。嘗陪大幕今陳跡,謬忝承明愧昔年。報國無成空白首,退耕何處有名田。黃雞白酒云山約,此計當時已浩然。浴鳳池邊星斗光,宴余香滿上書囊。樓前夜月低韋曲,云里車聲出未央。去國何年雙鬢雪,黃花重見一枝霜。傷心無限厭厭夢,長似秋宵一倍長。
贈溫縣尹 其一。明代。林弼。 雙溪水繞新縣綠,溪上桑麻春雨足。雞犬不驚牛犢閒,野人笑語喧溪屋。縣有賢尹溫如玉,知我民情諳土俗。陽春布澤百里均,不問深山與窮谷。木樨無瘴烽無煙,公館瀟灑如神仙。松邊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聽澗泉。黃童白叟思借賢,鼓舞春風又三年。會稽未羨晝錦旋,玉麟金虎看腰懸。
贈筆工柳之庠。宋代。王之道。 我昔丞歷陽,好筆得柳生。維時習治久,群盜方縱橫。生售數毛穎,一一簡擇精。作字可人意,為我供筆耕。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復平。爾貧技不售,我因功無成。布衫負篛笠,羸然過柴荊。我老廢讀書,無意游管城。千錢與斗米,聊爾餉此行。歸家飽妻子,一笑嘲彭亨。
喜晤王叔淵別駕即送其之沭陽。清代。曹俊。 亂離同失路,異地忽相逢。執手垂清淚,關心非舊容。話憐今日短,情苦往時濃。況又明朝別,愁難載酒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