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咸陽原頭螭蟠龜負不知數(shù),風雨皴剝塵土蝕。
荒郊壞宇大者臥榛莽,小者老祠佛廟往往龕屋壁。
憶初來長安,于此心頗溺。
朝披夕購自忘倦,一紙不吝百金易。
豈惟讀辭玩點畫,漢唐往事皆歷歷。
始者累一以至百,今既累百至千未免廣搜覓。
古人載書兼兩懼猜謗,今我車載不足更囊積。
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數(shù)本跨數(shù)驛。
中郎中郎雖欲遂愚癖,愚也字學不進,
文格不長,翻愧嗜此苦無益。
雖然古人亦或有所嗜。又恐一朝舍此愚意無以適。
碑乎誓將蓄汝永吾好,不已圣猶賢博奕。
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宋代。強至。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咸陽原頭螭蟠龜負不知數(shù),風雨皴剝塵土蝕。荒郊壞宇大者臥榛莽,小者老祠佛廟往往龕屋壁。憶初來長安,于此心頗溺。朝披夕購自忘倦,一紙不吝百金易。豈惟讀辭玩點畫,漢唐往事皆歷歷。始者累一以至百,今既累百至千未免廣搜覓。古人載書兼兩懼猜謗,今我車載不足更囊積。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數(shù)本跨數(shù)驛。中郎中郎雖欲遂愚癖,愚也字學不進,文格不長,翻愧嗜此苦無益。雖然古人亦或有所嗜。又恐一朝舍此愚意無以適。碑乎誓將蓄汝永吾好,不已圣猶賢博奕。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宋高宗。 人有賢否,道有廢興。子如命何,營營震驚。季孫雖惑,景伯莫平。師資一言,秩祀亦懲。
蝶戀花·集詞。近現(xiàn)代。傅熊湘。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游去。終是疏狂留不住。啼紅止恨清明雨。淚眼問花花不語。獨折殘枝,問解相思否。春夢覺來無覓處。杜鵑聲里斜陽暮。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唐代。韓愈。 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水龍吟。兩漢。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zhèn)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繡袂風翻鳳舉,轉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云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王晦叔惠聽雨圖次蔡韻奉寄 其一。宋代。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