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無庸如斷絡,已分老死填溝壑。不能掉舌強附會,何暇論經更穿鑿。
萊蕪甑敝欲生塵,玉川婢粗常赤腳。世間要涂不易驟,身外名韁誰可縛。
本無道義輕王公,亦不悲傷念流落。水鄉夏半不厭熱,繞舍新篁尚含籜。
訟庭鉤距非吾事,吏案煩苛都可卻。農民漸使安圳畝,和氣終須蠲疹瘼。
子羽不肯過我室,懸榻何妨臥西閣。年來多病亦廢飲,墻下度泥委杯酌。
舊學迂疏不適時,譬如石田何可穫。欲捕大鵬逐嶺嶠,終不勞心事弋繳。
行當歸掃烏峰下,試鍊金鼎長生藥。
奉酬舜文即次元韻。宋代。沈遼。 我生無庸如斷絡,已分老死填溝壑。不能掉舌強附會,何暇論經更穿鑿。萊蕪甑敝欲生塵,玉川婢粗常赤腳。世間要涂不易驟,身外名韁誰可縛。本無道義輕王公,亦不悲傷念流落。水鄉夏半不厭熱,繞舍新篁尚含籜。訟庭鉤距非吾事,吏案煩苛都可卻。農民漸使安圳畝,和氣終須蠲疹瘼。子羽不肯過我室,懸榻何妨臥西閣。年來多病亦廢飲,墻下度泥委杯酌。舊學迂疏不適時,譬如石田何可穫。欲捕大鵬逐嶺嶠,終不勞心事弋繳。行當歸掃烏峰下,試鍊金鼎長生藥。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感懷有詠。。陳振家。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酬王十八見招。唐代。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東,落盡庭花昨夜風。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華陰二蓮歌 其四。清代。屈大均。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謁張曲江祠。清代。朱彝尊。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過遺像肅,千載嶺云東。
南歌子 暮春。清代。葉靜宜。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風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花天氣惜花情。
雙調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圖得大家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