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旱氣赤如虹,大海半涸驚魚龍。行人渴死道不通,時見飛鳶墜長空。
日輪軋軋未背昃,獨坐高堂酌瓊液。下視萬屋生白煙,不復平日瞻青山。
閉目欲想瑤池瀕,欲往萬里增黃塵。長憶仙人李太白,若乘鯨魚應腐鱗。
晚餐一盤薦黑黍,出鐺已敗色如土。忽得諸篇排硬言,伏讀未終汗如雨。
和李正甫。宋代。沈遼。 山川旱氣赤如虹,大海半涸驚魚龍。行人渴死道不通,時見飛鳶墜長空。日輪軋軋未背昃,獨坐高堂酌瓊液。下視萬屋生白煙,不復平日瞻青山。閉目欲想瑤池瀕,欲往萬里增黃塵。長憶仙人李太白,若乘鯨魚應腐鱗。晚餐一盤薦黑黍,出鐺已敗色如土。忽得諸篇排硬言,伏讀未終汗如雨。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nèi)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nèi)藏庫。
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八首 其六。明代。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詠青溪石壁。宋代。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nèi)。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山家五首 其三。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guān)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忍野八海詠懷。。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xiāng)愁爾許長。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huán)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