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喜讀書,偃仰在方床。不知晝日勞,常愛秋夜長。
炯炯戶牖明,翳翳燈燭光。我樂自有趣,驊騮步康莊。
道學貴深思,千古浩無方。投機踐圣域,所戒怠且狂。
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軒昂。蹈襲已陳語,何為浪皇皇。
爾來四十歲,鬢發已如霜。回首念疇昔,此意殊未忘。
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誨言示稚子,朝夕當此強。
新作小屏。宋代。沈遼。 少年喜讀書,偃仰在方床。不知晝日勞,常愛秋夜長。炯炯戶牖明,翳翳燈燭光。我樂自有趣,驊騮步康莊。道學貴深思,千古浩無方。投機踐圣域,所戒怠且狂。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軒昂。蹈襲已陳語,何為浪皇皇。爾來四十歲,鬢發已如霜。回首念疇昔,此意殊未忘。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誨言示稚子,朝夕當此強。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宋代。張耒。 木落晚風急,宵涼侵暑衣。有期惟向老,無計未成歸。只益顛毛脫,還從髀骨肥。感時仍吊古,回首意多違。
詠松三首 其三。。弘歷。 高標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寄匡山人。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