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舍老馀生,雅尚今已愜。不逃世憂患,馀事寄巾蹀。
行尋青山轉,坐對青山疊。欲隨白云去,儻與幽人接。
盤桓太清洞,悵望長江艓。昔時古錦囊,今還白羽箑。
不復叔夜煅,真得孫登攝。九華一枯藜,青溪一孤楫。
得喪茍自達,死生安足惵。朱顏久不駐,白發何為鑷。
群物自流轉,吾生寄天燮。德相屢相過,老夫寧足躡。
由來廢井水,不如長劍鋏。往往論書法,軒軒兩目睫。
中郎石經在,元常表軍捷。漢魏多傳人,至宋有遺帖。
唐室初最盛,漸衰自中葉。歐虞緬誰嗣,顏柳何足躐。
篆籀昔難工,草圣誰敢輒。巨山作散隸,雄古掀龍鬣。
貞觀喜飛白,凌厲騰春蝶。豈特豁神觀,直可祛鬼魘。
古人有所寓,天性難必協。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
或憚懦文雅,或軒昂豪俠。或轉戰鞍馬,或驅馳弋獵。
或發于止諫,或得于訟牒。或奮奪床陛,或造成械槢。
或為神所追,或自執所劫。或醉以賈禍,或詐以行諜。
或習于娛樂,或勞于呿嗋。有燦如文錦,有勁如金梜。
有倚如戈鋒,有點如山嶪。有駛或如波,有媚或如靨。
或騰如煙霏,或落如鳥跕。淵妙欲飛動,拙惡愧偏擪。
當寢或不寐,當晝亦忘馌。有譽終甚微,或毀則群囁。
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厭。十年幸能就,萬金毫豈浥。
金玉敷卷軸,龍蛇閟箱笈。是惟小夫技,寧當丈夫業。
譬如論唐虞,何曾道郇葉。如君負高識,于此何足挾。
一戰雖未霸,遐心豈即怗。朝廷方洽熙,四夷皆遠懾。
坐復洮河地,直搗幽燕脅。朝夕奏奇功,群儒爭鼓篋。
太平任文治,戰血何煩喋。道德以為宇,威武以為堞。
豈比叔孫生,雜用隨何頰。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德相所示論書聊復戲酬。宋代。沈遼。 野舍老馀生,雅尚今已愜。不逃世憂患,馀事寄巾蹀。行尋青山轉,坐對青山疊。欲隨白云去,儻與幽人接。盤桓太清洞,悵望長江艓。昔時古錦囊,今還白羽箑。不復叔夜煅,真得孫登攝。九華一枯藜,青溪一孤楫。得喪茍自達,死生安足惵。朱顏久不駐,白發何為鑷。群物自流轉,吾生寄天燮。德相屢相過,老夫寧足躡。由來廢井水,不如長劍鋏。往往論書法,軒軒兩目睫。中郎石經在,元常表軍捷。漢魏多傳人,至宋有遺帖。唐室初最盛,漸衰自中葉。歐虞緬誰嗣,顏柳何足躐。篆籀昔難工,草圣誰敢輒。巨山作散隸,雄古掀龍鬣。貞觀喜飛白,凌厲騰春蝶。豈特豁神觀,直可祛鬼魘。古人有所寓,天性難必協。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或憚懦文雅,或軒昂豪俠。或轉戰鞍馬,或驅馳弋獵。或發于止諫,或得于訟牒。或奮奪床陛,或造成械槢。或為神所追,或自執所劫。或醉以賈禍,或詐以行諜。或習于娛樂,或勞于呿嗋。有燦如文錦,有勁如金梜。有倚如戈鋒,有點如山嶪。有駛或如波,有媚或如靨。或騰如煙霏,或落如鳥跕。淵妙欲飛動,拙惡愧偏擪。當寢或不寐,當晝亦忘馌。有譽終甚微,或毀則群囁。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厭。十年幸能就,萬金毫豈浥。金玉敷卷軸,龍蛇閟箱笈。是惟小夫技,寧當丈夫業。譬如論唐虞,何曾道郇葉。如君負高識,于此何足挾。一戰雖未霸,遐心豈即怗。朝廷方洽熙,四夷皆遠懾。坐復洮河地,直搗幽燕脅。朝夕奏奇功,群儒爭鼓篋。太平任文治,戰血何煩喋。道德以為宇,威武以為堞。豈比叔孫生,雜用隨何頰。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冬柳。清代。趙函。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丑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樓頭只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銅雀妓。明代。袁凱。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聞。松柏有時摧,妾非百年人。愿為陵上土,歲久得相親。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征鴻落寒音,微波汎晴淥。悠悠負芳辰,耿耿企旸谷。臨分致深情,炯若佩瓊玉。人生重天倫,朋友非外屬。渺予尚真率,虛偽悲世俗。采采湘浦蘭,猗猗鼎城竹。行將往從之,一浣延覽矚。
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明代。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