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泛歸艇,逍遙下湘川。愿言覿開士,為我斷攀緣。
不識達摩老,誰將言句傳。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囂然。
邇來齊山下,乃在青溪邊。一徑雖甚微,松竹上參天。
白云本無跡,作巢類烏鳶。上下絕人籟,由來在山顛。
朝炊一盂飯,夕寄一榻眠。委羸豈無事,亦爇爐中煙。
久已凈諸業(yè),自然忘蓋纏。此身與此世,影響寄馀年。
時有佳客至,相與傲林泉。客去后孤坐,隱隱風(fēng)中弦。
居云巢。宋代。沈遼。 我昔泛歸艇,逍遙下湘川。愿言覿開士,為我斷攀緣。不識達摩老,誰將言句傳。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囂然。邇來齊山下,乃在青溪邊。一徑雖甚微,松竹上參天。白云本無跡,作巢類烏鳶。上下絕人籟,由來在山顛。朝炊一盂飯,夕寄一榻眠。委羸豈無事,亦爇爐中煙。久已凈諸業(yè),自然忘蓋纏。此身與此世,影響寄馀年。時有佳客至,相與傲林泉。客去后孤坐,隱隱風(fēng)中弦。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游張公善權(quán)二洞四首 其四。宋代。曾幾。 善權(quán)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fēng)冷雨洞中春。
水龍吟。兩漢。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zhèn)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zhuǎn),朱絲網(wǎng)徐在,語笑拋球樂。繡袂風(fēng)翻鳳舉,轉(zhuǎn)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云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nóng),罷輪臺。皇帝坐殿上,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學(xué)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四。宋代。蘇轍。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fēng)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yīng)憐漢婕妤。
戲贈樂天、復(fù)言(此后三篇同韻)。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