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年身,天南作逐臣。
病居僧卻到,淡飯仆猶嗔。
州淺稀高木,山荒闕伏神。
退藏還有味,所憾遠雙親。
偶作。宋代。劉黻。 四十一年身,天南作逐臣。病居僧卻到,淡飯仆猶嗔。州淺稀高木,山荒闕伏神。退藏還有味,所憾遠雙親。
(1217—1276)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zhì)翁。少讀于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以上書忤執(zhí)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jié)度掌書記,由學官試館職。歷監(jiān)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
劉黻。 (1217—1276)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zhì)翁。少讀于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以上書忤執(zhí)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jié)度掌書記,由學官試館職。歷監(jiān)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
嘆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
風流子 用顧東橋韻,寄史恭甫。明代。夏言。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嘆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向仙臺佛窟,看紫煙斂散,白日升沉。時聽端流激玉,巖溜淙金。更健步堪游,底須策杖,直鉤可釣,不用敲針。何日扁舟滆水,獨訪云林。
舟中除夕。清代。蔣詩。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guān)河此夜思。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浣溪沙。兩漢。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獻姚石甫先生即以贈別 其二。清代。龍啟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