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井梧落,微涼生瘦藤。
老兼秋共至,衰與病相仍。
砌近蟲號枕,檐疏雨翳燈。
熏爐對經卷,清似住山僧。
早秋有懷寄趙華顛。宋代。陳紀。 一葉井梧落,微涼生瘦藤。老兼秋共至,衰與病相仍。砌近蟲號枕,檐疏雨翳燈。熏爐對經卷,清似住山僧。
陳紀(1254—1345),字景元,號淡軒,一號陵交,東莞(今屬廣東)人。南宋末年詩人、詞人。領咸淳九年(1273年)鄉薦,咸淳九年(1273年)與兄陳庚同登進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與趙必襐、趙時清等隱于鄉中,詩酒酬唱。 ...
陳紀。 陳紀(1254—1345),字景元,號淡軒,一號陵交,東莞(今屬廣東)人。南宋末年詩人、詞人。領咸淳九年(1273年)鄉薦,咸淳九年(1273年)與兄陳庚同登進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與趙必襐、趙時清等隱于鄉中,詩酒酬唱。
北門觀漲。元代。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題徐賁眠云軒圖用高季迪韻。。弘歷。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復晤青邱。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云,不離幾案頭。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圖成之,老筆殊難侔。昔讀大全集,曠若乘虛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滄瀛洲。是詩久成誦,叫絕杯屢浮。乃今見手跡,動我逸興幽。由來出倫材,美備原可求。詩情鳥云飛,字法龍空游。適然成三絕,展卷不忍收。曾聞白云亭,高躅傳郭休。亦越浮云詩,閒澹憶蘇州。古人渺其遠,誰能勝一籌。正如彼行云,蹤跡難延留。云留固已佳,與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絕無得失愁。虛堂清晝閒,無夢尋莊周。拈來一賡韻,詎論工與不。惟以紀時日,乾隆丙寅秋。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征鴻落寒音,微波汎晴淥。悠悠負芳辰,耿耿企旸谷。臨分致深情,炯若佩瓊玉。人生重天倫,朋友非外屬。渺予尚真率,虛偽悲世俗。采采湘浦蘭,猗猗鼎城竹。行將往從之,一浣延覽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