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
鯨呿鰲擲擅文杰,撐腹萬卷筆有神。
妙齡卓冠蘭宮士,便合褰裳要路津。
玉堂三事久虛職,憲幕兩載留南閩。
平生避名如避寇,諸公詎肯遺奇珍。
顯親急欲賁泉壤,襆被路馬趨嚴宸。
囊中之方久不試,小試疲瘵蘇斯民。
自慚草木非君味,傾蓋一見情何親。
金篦時為發膜翳,淡交耐久如荀陳。
懸知后會近可卜,暫時分披仍逡巡。
丈夫萬里耿相望,所要守道全其真。
準擬千鐘澆此恨,卻恐爛醉污車茵。
三山送樓干。宋代。陳宓。 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鯨呿鰲擲擅文杰,撐腹萬卷筆有神。妙齡卓冠蘭宮士,便合褰裳要路津。玉堂三事久虛職,憲幕兩載留南閩。平生避名如避寇,諸公詎肯遺奇珍。顯親急欲賁泉壤,襆被路馬趨嚴宸。囊中之方久不試,小試疲瘵蘇斯民。自慚草木非君味,傾蓋一見情何親。金篦時為發膜翳,淡交耐久如荀陳。懸知后會近可卜,暫時分披仍逡巡。丈夫萬里耿相望,所要守道全其真。準擬千鐘澆此恨,卻恐爛醉污車茵。
(1171—1230)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鑒綱目》、《唐史贅疣》等。 ...
陳宓。 (1171—1230)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鑒綱目》、《唐史贅疣》等。
雙桃寄鞏經略三首。宋代。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山居遣興。。易蘩。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九日。宋代。方岳。 逢人提菊賣,方省是重陽。山曉雨初霽,江秋樹亦涼。年華猶故我,烽火更殊鄉。有客那無酒,令人憶草堂。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菩薩蠻 其五。清代。毛奇齡。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