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妃臥月。任素裳瘦損,羅帶重結。石徑春寒,碧蘚參差,相思曾步芳屧。離魂分破東風恨,又夢入、水孤云闊。算如今,也厭娉婷,帶了一痕殘雪。
猶記冰奩半掩,冷枝畫未就,歸棹輕折。幾度黃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別。蒼虬欲卷漣漪去,慢蛻卻、連環香骨。早又是,翠蔭蒙茸,不似一枝清絕。
疏影(詠梅影)。宋代。王沂孫。 瓊妃臥月。任素裳瘦損,羅帶重結。石徑春寒,碧蘚參差,相思曾步芳屧。離魂分破東風恨,又夢入、水孤云闊。算如今,也厭娉婷,帶了一痕殘雪。猶記冰奩半掩,冷枝畫未就,歸棹輕折。幾度黃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別。蒼虬欲卷漣漪去,慢蛻卻、連環香骨。早又是,翠蔭蒙茸,不似一枝清絕。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踏莎行 曉陰。近現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鄖襄之役與伯玉侍郎別恰三載矣聞出谼中至錢唐走信奉迎因成感舊之作。明代。王世貞。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明代。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別詞酒間作。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托。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
送鄭侍朗歸江西。元代。宋無。 中國衣冠盡,孤臣蹈海邊。秦思魯連操,漢憶翌生才。天遠文星隱,江平盡鷁摧。人尋芳草去,雁到故鄉來。山色摧行櫂,波聲送客杯。身還蘇武節,夢泣李陵墓。水落蛟龍縮,城空鼓角人衰。蒼梧浩蕩,黃屋浪崔嵬。夜雨江蘺濕,春負杜若開。只令少微動,慎莫應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