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含靈體,無名本自然。赤龍藏宇宙,白虎隱丹田。
北斗南辰下,眉毛助睫邊。灰心行水火,定息見真鉛。
還丹復命篇 五言十六首 其一。宋代。薛道光。 有物含靈體,無名本自然。赤龍藏宇宙,白虎隱丹田。北斗南辰下,眉毛助睫邊。灰心行水火,定息見真鉛。
陜府雞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嘗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云游長安,留開福寺。后為道士。徽宗崇寧五年寓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復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紹興中壽至一百十四歲卒。 ...
薛道光。 陜府雞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嘗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云游長安,留開福寺。后為道士。徽宗崇寧五年寓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復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紹興中壽至一百十四歲卒。
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宋代。王炎。 小插藩籬護洲渚,當年手自種嘉樹。春風吹出玉瓏璁,水面霏微噴香霧。蕭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為霜。木奴欲獻主人壽,一夜累累千顆黃。紫蟹螯肥鱸膾好,釀就洞庭春色老。蒼頭急走喚客來,翠勺金壺同醉倒。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