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拙若愚,若慵若懶,若呆若癡。只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應神機。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都無用,但死心塌地,壽與天齊。金仙不在天西。那碧眼胡兒不必題。問性宗一著,從空自悟,命基上事,務實為基。虛實相通,有無交入,混合形神圣立躋。禪天凈,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
沁園春 贈鄭松溪。元代。李道純。 若拙若愚,若慵若懶,若呆若癡。只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應神機。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都無用,但死心塌地,壽與天齊。金仙不在天西。那碧眼胡兒不必題。問性宗一著,從空自悟,命基上事,務實為基。虛實相通,有無交入,混合形神圣立躋。禪天凈,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
李道純。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滿江紅 述懷。清代。吳綃。 陵谷紛紜,魚龍混、一江春漲。回首處、平生孤介,弱軀多恙。盼望云霄凡骨重,寸心常鎖雙尖上。閉深閨、棲處似鷦鷯,齊眉餉。行樂事,全拋漾。琴書好,休題唱。但夢吟殘罷,閑愁醞釀。癡想蓬萊弱水隔,難求縮地壺公杖。嘆風風雨雨度馀年,凄涼狀。
大名客舍。元代。曹伯啟。 辭鄉(xiāng)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雨水過后作。。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曉登定軍山。。吳德功。 曉起登山隴,優(yōu)游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