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代搏胡兵,千里羽書亟。
戒鄰畏明牧,循山轉危躓。
通谷數行周,在所皆行至。
獫狁雖匪茹,中國亦有備。
所悲《云漢》詩,余黎靡孑遺。
今歲洪水割,懷襄頗不異。
巨浪落高崖,排蹙萬石墜。
周原昔禋禋,一朝化磧地。
野老向天哭,前古所未記。
迢迢孤嶺絕,習習陰風吹。
月明清霜白,虛館不成寐。
何計恤疲氓,賦詩以言志。
往往展卷讀,紙上見殘淚。
昔聞《舂陵行》,今人豈軒輊。
余亦忝祿食,空爾徒嘆愧。
奉酬馮太守行視西山關隘次宋莊見棄田有作。明代。歸有光。 云代搏胡兵,千里羽書亟。戒鄰畏明牧,循山轉危躓。通谷數行周,在所皆行至。獫狁雖匪茹,中國亦有備。所悲《云漢》詩,余黎靡孑遺。今歲洪水割,懷襄頗不異。巨浪落高崖,排蹙萬石墜。周原昔禋禋,一朝化磧地。野老向天哭,前古所未記。迢迢孤嶺絕,習習陰風吹。月明清霜白,虛館不成寐。何計恤疲氓,賦詩以言志。往往展卷讀,紙上見殘淚。昔聞《舂陵行》,今人豈軒輊。余亦忝祿食,空爾徒嘆愧。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嘆馬二絕贈趙公簡 其二。清代。引履祥。 豈有千里心,所戚惟窮老。屢鞭腹自饑,蹢躅悲荒草。
贈周仲鳴進士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
李中令挽詞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家賜齊侯履,人推郤縠文。結婚榮外館,謀帥得中軍。盛集追園蓋,遒章托隴云。不圖新渚畔,更作死生分。
清暉樓。。弘歷。 架木為高閣,疏泉得廓池。淙聲階下聽,秀色座間披。笙奏新篁籟,衣沾宿霧絲。景參米氏畫,神會謝家詩。
游仙詩十九首 其三。魏晉。郭璞。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飛泉。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重九日復偕諸子登惠山再疊前韻。清代。薛錦堂。 隨行齒已壓同班,選勝林泉石徑環。扶杖曲腰難戲馬,迎風破帽怕登山。袒肩羅漢原無我,證果菩提尚有閑。咫尺蓬壺游不盡,說經何必度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