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攜手江陵公,同歸鐘山侍。
從來亂賊臣,未必安篡弒。遲回須臾間,俄頃千尺墜。
追惟別公時(shí),砌草承履綦。白鏑已飛攢,轅門猶鼓吹。
不復(fù)問蒼天,微聞責(zé)僨師。冬雷層云裂,丹血飛霰瀝。
天恕自憤盈,公心如游戲。玉鏡映練江,東皋荇藻地。
清歡卜良夜,寸心托玄寄。后死非鄙心,全歸夫何惴。
孰知西臺客,半響犬豕媚。道廣固不謀,任物自醒醉。
俯念奔行闕,孤灑憂天淚。聲影不相即,薦剡已先至。
遽上拂衣章,非敢為嫌避。去就容孤欹,歡好益曲遂。
脈脈有幽期,清苦函蓮薏。矢之以蓋棺,猶恐深怍愧。
白日虞山心,懸光照薜荔。
太傅瞿公式耜。明代。王夫之。 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攜手江陵公,同歸鐘山侍。從來亂賊臣,未必安篡弒。遲回須臾間,俄頃千尺墜。追惟別公時(shí),砌草承履綦。白鏑已飛攢,轅門猶鼓吹。不復(fù)問蒼天,微聞責(zé)僨師。冬雷層云裂,丹血飛霰瀝。天恕自憤盈,公心如游戲。玉鏡映練江,東皋荇藻地。清歡卜良夜,寸心托玄寄。后死非鄙心,全歸夫何惴。孰知西臺客,半響犬豕媚。道廣固不謀,任物自醒醉。俯念奔行闕,孤灑憂天淚。聲影不相即,薦剡已先至。遽上拂衣章,非敢為嫌避。去就容孤欹,歡好益曲遂。脈脈有幽期,清苦函蓮薏。矢之以蓋棺,猶恐深怍愧。白日虞山心,懸光照薜荔。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shí)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shí)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xué)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shí)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shí)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xué)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四時(shí)田家樂。明代。陳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shí)。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墻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送傅守歸。宋代。劉宰。 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xué)。蘭階擢珠樹,金閏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fù)黃石約。
塵外樓燕集得微字。明代。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風(fēng)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浣溪沙。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dāng)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草檄未成憎命達(dá),酬恩何計(jì)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留云安驛詩。。郭印。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拋書卻再行。靜看檐頭蛛結(jié)網(wǎng),細(xì)聽屋角鳥翻聲。閒邊日月元如此,須信人間有赤城。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zhì)。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yuǎn)求林,投身避羅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