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菩薩共胎泥,蔡瑁劉琦枉掇梯。楚峽黃牛迷象馬,華清蒼鼠訴狐貍。
狂風那判樵風徑,黑月誰分半月溪。一枕草茵吾自適,千楓萬柏染霜齊。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四十七。明代。王夫之。 天尊菩薩共胎泥,蔡瑁劉琦枉掇梯。楚峽黃牛迷象馬,華清蒼鼠訴狐貍。狂風那判樵風徑,黑月誰分半月溪。一枕草茵吾自適,千楓萬柏染霜齊。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懷顧黃公。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首尾吟 其四十九。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皖江舟中。清代。陶士契。 廓落湘中客,羈遲皖水偏。江鳴孤棹雨,云亂遠村煙。壯志慚浮梗,名場笑聚膻。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題崇壽寺。南北朝。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來,往昔破碎今摧頹。一缽殘僧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門楣金烏經(jīng)雨泣,殿脊鐵鳳含風哀。安得使君鞭紫馬,咄嗟檀施隨緣來。
臨江仙 懷辰州教授趙學舟。宋代。張炎。 一點白鷗何處去,半江潮落沙虛。淡黃柳上月痕初。遐觀情悄悄,凝想步徐徐。每一相思千里夢,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問何如。如何休寄雁,難寫絕交書。
夜愁光陰易過學問不進記以絕句。明代。謝復。 炎天過卻復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