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江湖上,浮生事事輕。寒煙迷古渡,白浪抱荒城。
兩岸花爭發,中流鳥不驚。扁舟如可問,一任五湖行。
攜尊江上 其二。明代。袁宗道。 一到江湖上,浮生事事輕。寒煙迷古渡,白浪抱荒城。兩岸花爭發,中流鳥不驚。扁舟如可問,一任五湖行。
(1560—1600)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歷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為白蘇齋。為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歷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為白蘇齋。為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賣花聲。清代。吳藻。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雨后漫興。清代。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躍然攫之入懷袖,黃金白璧不肯售。造化小兒真幻師,換人雙眼當晴晝。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須見寶公。
次韻大資節使薛公見貽二首 其一。宋代。葛勝仲。 黑頭自致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游欽學富,九皋鶴立見神清。西雍寧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