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慘傷樂不流聲。彈羽躍水叩角奮榮。沈微玄穆感物寤靈。
歌。兩漢。傅毅。 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慘傷樂不流聲。彈羽躍水叩角奮榮。沈微玄穆感物寤靈。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學,善屬文。以明帝求賢不篤,士多隱處,作《七激》以為諷。章帝以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后為大將軍竇憲司馬。早卒。 ...
傅毅。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學,善屬文。以明帝求賢不篤,士多隱處,作《七激》以為諷。章帝以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后為大將軍竇憲司馬。早卒。
田家謠。宋代。釋文珦。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農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復喜官家用賢相,奮發天威去元惡。詔收寬徭榜村路,悍吏不來雞犬樂。兒音牧牛舍牛擺,翁媼賽神聽神語。飲則兮福鄉土,五日一風十日雨,萬歲千秋戴明主。
移梅。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須見寶公。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