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歡盟早,熊蛇吉夢全。最深姑舅愛,兼為族人憐。
鸞鳳威儀重,蘋蘩禮數專。清真生合浦,溫瑩照藍田。
中饋烹調慣,通宵補綴便。曾陪伯鸞語,識得孟光賢。
不愧關睢什,猶疑葛藟篇。文孫初及第,令子夙超遷。
夜雨驚炊臼,悲風入斷弦。可憐黃屋誥,不到白頭年。
醫扁今為土,巫咸已上天。膏肓不可問,脩短竟難宣。
迤邐瑤池燕,招搖玉洞仙。麻姑留宿駕,王母授真詮。
恩念俱牢落,塵緣總棄捐。深情空戚戚,清淚轉涓涓。
薄奠馀三鼎,榮光賁九泉。已酬尊養愿,其奈別離牽。
魂夢應何在,音容益黯然。云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煙。
懿行新成傳,貞銘已就鐫。孤墳在何許,千里卜牛眠。
陳世用給事母挽詩二十韻。明代。張寧。 秦晉歡盟早,熊蛇吉夢全。最深姑舅愛,兼為族人憐。鸞鳳威儀重,蘋蘩禮數專。清真生合浦,溫瑩照藍田。中饋烹調慣,通宵補綴便。曾陪伯鸞語,識得孟光賢。不愧關睢什,猶疑葛藟篇。文孫初及第,令子夙超遷。夜雨驚炊臼,悲風入斷弦。可憐黃屋誥,不到白頭年。醫扁今為土,巫咸已上天。膏肓不可問,脩短竟難宣。迤邐瑤池燕,招搖玉洞仙。麻姑留宿駕,王母授真詮。恩念俱牢落,塵緣總棄捐。深情空戚戚,清淚轉涓涓。薄奠馀三鼎,榮光賁九泉。已酬尊養愿,其奈別離牽。魂夢應何在,音容益黯然。云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煙。懿行新成傳,貞銘已就鐫。孤墳在何許,千里卜牛眠。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送傅守歸。宋代。劉宰。 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蘭階擢珠樹,金閏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黃石約。
題李衛公待渡圖。清代。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短衣長劍奇仿佛,妙處胸中如有物。赤云敢擊天子氣,黃金待鑄通侯骨。嗚呼丈夫古來抱奇詭,宛轉幾人巖下死!射鉤倘惡晉公子,驊騮又死鹽車底。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挽徐吏部二首。宋代。劉克莊。 仰鑽無篚實,平進少梯媒。一鶴竟歸去,萬牛難挽回。空馳驛使召,不見省郎來。欲掛原頭劍,徐君安在哉。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黃山登飛來石以觀西海群峰有感賦此。。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不然駿奔無空闊,未肯俯首就車轅。天府倘如此,塵寰可知己。黃鐘毀棄瓦釜鳴,蟬翼為重千鈞輕。舐痔讒人競結駟,正色直士長徒行。石兮石兮,君莫太息。雄雞一聲,云開曉色。朝收西海群峰茫茫之元氣,暮送六龍金車冉冉去西極。東向坐兮南面王,宮扇開兮錦屏張。時興云而為雨,亦凝露以成霜。或徙倚乎石柱,或偃臥于石床;或矯首以舒嘯,或白眼而舉觴。吁嗟乎,聞道蒼天有罅待君補,云何熟視若無睹。況復天闕爾故宇,新歡舊怨那足數。此間樂,不思蜀。劫后身,泯榮辱。百歲光陰等浮漚,江水無情自東流,爾獨何故兮而預他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