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有名士,美盛元無前。手抉云漢華,身交文錦妍。
目爛明月珠,口涌懸河泉。幽思入玄默,清臭紛蘭荃。
初辭鹿鳴宴,再坐瓊林筵。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權。
騏驥志萬里,鴻鵠懷高騫。良金與美玉,適用無停延。
遙遙吳越鄉,雨澇如堯年。雍雍少司徒,王命來旬宣。
行哉自求輔,得此堂中賢。六屬倡九牧,一士當三千。
蒙沖籍篙楫,禆曲嚴中堅。激揚水趨壑,鼓振雷行天。
鈞衡賴持舉,皇度資純全。遂令泥滓民,復業膏腴田。
一朝十二解,芒銳猶森然。裴向多諫議,之問馀詩篇。
時登兩峰月,暫汲西湖煙。雙旌即歸路,一束攜行編。
加餐赤日飯,穩著青云鞭。行舟如有問,干事江南旋。
送歐員外。明代。張寧。 薊城有名士,美盛元無前。手抉云漢華,身交文錦妍。目爛明月珠,口涌懸河泉。幽思入玄默,清臭紛蘭荃。初辭鹿鳴宴,再坐瓊林筵。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權。騏驥志萬里,鴻鵠懷高騫。良金與美玉,適用無停延。遙遙吳越鄉,雨澇如堯年。雍雍少司徒,王命來旬宣。行哉自求輔,得此堂中賢。六屬倡九牧,一士當三千。蒙沖籍篙楫,禆曲嚴中堅。激揚水趨壑,鼓振雷行天。鈞衡賴持舉,皇度資純全。遂令泥滓民,復業膏腴田。一朝十二解,芒銳猶森然。裴向多諫議,之問馀詩篇。時登兩峰月,暫汲西湖煙。雙旌即歸路,一束攜行編。加餐赤日飯,穩著青云鞭。行舟如有問,干事江南旋。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賜意作兩絕句 其二。宋代。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安樂窩中吟 其六。宋代。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絕句二首 其一。宋代。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