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綠堪染,黃鳥鳴不歇。春來念朋舊,游衍興超忽。
臘時酒已清,河渚茵初發(fā)。欣來即命籌,樂至豈待節(jié)。
張筵金沙堰,鳴葭朱林樾。攀花贈長謠,臨觴促馀闋。
離群戚不淺,感物衷屢結(jié)。勞生銷華簪,徇祿涉窮發(fā)。
自乖沈冥理,已縶濁水轍。舊書恒自簡,遠夢竟難達。
灑淚夷梁道,浮云望中沒。
懷王庸之。明代。王廷相。 垂楊綠堪染,黃鳥鳴不歇。春來念朋舊,游衍興超忽。臘時酒已清,河渚茵初發(fā)。欣來即命籌,樂至豈待節(jié)。張筵金沙堰,鳴葭朱林樾。攀花贈長謠,臨觴促馀闋。離群戚不淺,感物衷屢結(jié)。勞生銷華簪,徇祿涉窮發(fā)。自乖沈冥理,已縶濁水轍。舊書恒自簡,遠夢竟難達。灑淚夷梁道,浮云望中沒。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浚川,世稱浚川先生,河南儀封(今蘭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王廷相幼年聰慧奇敏,好為文賦詩,且留心經(jīng)史。《明史》稱他“博學強記,精通經(jīng)術(shù)、星歷、輿圖、樂律,河圖洛書,周邵程張之書,皆有論駁” 。明孝宗時,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對臺閣體,時稱“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謚“肅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浚川,世稱浚川先生,河南儀封(今蘭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王廷相幼年聰慧奇敏,好為文賦詩,且留心經(jīng)史。《明史》稱他“博學強記,精通經(jīng)術(shù)、星歷、輿圖、樂律,河圖洛書,周邵程張之書,皆有論駁” 。明孝宗時,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對臺閣體,時稱“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謚“肅敏”。
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宋代。華岳。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里風煙十載余。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nèi)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jù),吾憶李鴉兒。
生辰辱雪湖詩祝次韻奉酬。明代。謝遷。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