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種棟野塘上,歲久根株如鄧林。高標上拂星漢迥,長枝下蓋千人陰。
氣凌風雨力排蕩,根盤厚地窮幽深。甬水回波恣潤澤,龍山飛翠連蕭森。
玄蟻移封不敢近,游龍掛影時興霖。白鶴生子于其上,露下青天揚遠音。
山翁依之結茆屋,百里亭亭望喬木。手校詩書課子孫,身備人倫化鄉曲。
萬石何慚古樸風,太丘善變澆漓俗。憩陰看山誰與語,投竿取魚非所欲。
有子乘驄清四方,顧此謳吟意恒足。君不聞陶令五柳垂清風,王氏植槐生上公。
李翁之棟兼二美,家聲世澤何終窮。
棟塘行贈李封君。明代。顧璘。 山翁種棟野塘上,歲久根株如鄧林。高標上拂星漢迥,長枝下蓋千人陰。氣凌風雨力排蕩,根盤厚地窮幽深。甬水回波恣潤澤,龍山飛翠連蕭森。玄蟻移封不敢近,游龍掛影時興霖。白鶴生子于其上,露下青天揚遠音。山翁依之結茆屋,百里亭亭望喬木。手校詩書課子孫,身備人倫化鄉曲。萬石何慚古樸風,太丘善變澆漓俗。憩陰看山誰與語,投竿取魚非所欲。有子乘驄清四方,顧此謳吟意恒足。君不聞陶令五柳垂清風,王氏植槐生上公。李翁之棟兼二美,家聲世澤何終窮。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
顧璘。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監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宋代。范仲淹。 要路拋來自寡憂,高懷卷去白云收。玉緣秘實須藏密,蘭為奇香卻在幽。仙骨豈曾移靜節,帝心終是竭嘉猷。紅霞綠竹忘機地,未免天家下詔求。
壬寅春正四日晉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筆書此 其一。清代。何士循。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籃輿此暫停,庵小堪容足。移幾置詩編,對佛脫官服。拭面瀹山茶,小坐忘塵俗。
滿江紅。。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廣場上,旌旗舞。豐碑下,花如炬。但縱觀青史,淚飛成雨。駿馬猶留燕趙骨,坑灰未化秦川土。定不忘、酹酒喚芳魂,民為主。
謫居。宋代。王禹偁。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端居寡儔侶,懷抱向誰開。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宋代。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陶令秫田詩料足,竇家桂子義方成。即茲更有高賢傳,豈羨區區世上名。
題廬陵王子嘉古城讀書處。。蒲庵禪師。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先生山澤列仙臞,篋無黃金家有書。燈火辛勤三十載,添得秋霜生鬢須。清晨起待檐光白,暮讀陳編眼如月。堅心自下董生帷,兀坐忘穿管寧榻。平生學邁師古人,不負堂堂八尺身。多病豈堪金帶系,歸來獨釣碧溪春。富貴浮云我何有,不如相遇一杯酒。古城山色年年青,春風多種門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