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寒空把隴頭梅,兩地心情未入灰。客路三千馀里在,慈顏七十四回開。
師恩滄海汪洋見,鄉思青春作伴來。莫結浮漚舟上伴,長沙把酒話徘徊。
長沙王守話舟中問還期曰明春因識一詩。明代。莊昶。 三寒空把隴頭梅,兩地心情未入灰。客路三千馀里在,慈顏七十四回開。師恩滄海汪洋見,鄉思青春作伴來。莫結浮漚舟上伴,長沙把酒話徘徊。
莊昶(1437~1499)明代官員、學者。字孔暘,一作孔陽、孔抃,號木齋,晚號活水翁,學者稱定山先生,漢族,江浦孝義(今江蘇南京浦口區東門鎮)人。成化二年進士,歷翰林檢討。因反對朝庭燈彩焰火鋪張浪費,不愿進詩獻賦粉飾太平,與章懋、黃仲昭同謫,人稱翰林四諫。被貶桂陽州判官,尋改南京行人司副。以憂歸,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間,起為南京吏部郎中。罷歸卒,追謚文節。昶詩仿擊壤集之體。撰有《莊定山集》十卷。 ...
莊昶。 莊昶(1437~1499)明代官員、學者。字孔暘,一作孔陽、孔抃,號木齋,晚號活水翁,學者稱定山先生,漢族,江浦孝義(今江蘇南京浦口區東門鎮)人。成化二年進士,歷翰林檢討。因反對朝庭燈彩焰火鋪張浪費,不愿進詩獻賦粉飾太平,與章懋、黃仲昭同謫,人稱翰林四諫。被貶桂陽州判官,尋改南京行人司副。以憂歸,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間,起為南京吏部郎中。罷歸卒,追謚文節。昶詩仿擊壤集之體。撰有《莊定山集》十卷。
藏云山居 其二。宋代。李之儀。 雨后山尤好,秋來方此時。心清覺老健,步懶欲歸遲。林響驚鼷鼠,風閒叫畫眉。善人吾豈敢,去此尚何之。
揚州懷古十六首 其一。清代。何震彝。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惹愁。
月下笛。近現代。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看花長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沙路。空延佇。甚落盡江楓,便成羈旅。殘春社燕,為誰花底來去。砧聲一夕催離別,奈憑到、危闌最苦。酒醒后,又亂山,遮斷不見愁處。
秋夜。宋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畫胡。明代。顧璘。 歷歷塵沙貌,棱嶒怪爾殊。寒云纏毳服,猛氣映虬須。萬里明王貢,群方混一圖。追傷衰晉末,無力斬休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