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山頭一老松,從下仰視青童童。羽衣仙人擁蓋立,柄短卻作傴僂容。
我思躡屩苦無伴,范老興到許我從。婆娑初自枝亞入,中乃可置一畝宮。
四傍四枝分四面,側理橫出交蓬松。東西南北不相顧,意到各自成虬龍。
中間大枝裘挈領,高勢一攬收群雄。其帝峭壁截牙角,直下千尺方藏鋒。
蒼髯翠尾掉空際,蜿蜒飲澗天投虹。千山萬山似搖動,鱗甲未斂云濛濛。
須臾夕陽轉西麓,脅下畟畟生微風。一聲老鶴忽飛出,竽籟散入鄰庵鐘。
老僧指似時代古,手植傳自金章宗。是時朔南罷兵革,貢使一一舟車通。
明昌泰和號極治,擊球詐馬習俗同。近郊亭館恣游宴,逐獸不入深榛叢。
遺山野史有深意,國亡事去忍更攻。孤臣飲泣記舊恨,肯畏后世議不公。
洗妝樓空春月白,射柳圃廢秋花紅。一朝故物獨留此,郁郁幸自蟠蒼穹。
邇來四百四十載,坐閱桑海如飄蓬。輪囷差堪伍社櫟,瀟灑猶足驕秦封。
君不見報國門前數株樹,托根悔落塵埃中。
金章宗手植松在壽安山西嶺上。清代。查慎行。 壽安山頭一老松,從下仰視青童童。羽衣仙人擁蓋立,柄短卻作傴僂容。我思躡屩苦無伴,范老興到許我從。婆娑初自枝亞入,中乃可置一畝宮。四傍四枝分四面,側理橫出交蓬松。東西南北不相顧,意到各自成虬龍。中間大枝裘挈領,高勢一攬收群雄。其帝峭壁截牙角,直下千尺方藏鋒。蒼髯翠尾掉空際,蜿蜒飲澗天投虹。千山萬山似搖動,鱗甲未斂云濛濛。須臾夕陽轉西麓,脅下畟畟生微風。一聲老鶴忽飛出,竽籟散入鄰庵鐘。老僧指似時代古,手植傳自金章宗。是時朔南罷兵革,貢使一一舟車通。明昌泰和號極治,擊球詐馬習俗同。近郊亭館恣游宴,逐獸不入深榛叢。遺山野史有深意,國亡事去忍更攻。孤臣飲泣記舊恨,肯畏后世議不公。洗妝樓空春月白,射柳圃廢秋花紅。一朝故物獨留此,郁郁幸自蟠蒼穹。邇來四百四十載,坐閱桑海如飄蓬。輪囷差堪伍社櫟,瀟灑猶足驕秦封。君不見報國門前數株樹,托根悔落塵埃中。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葛仙行祠。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興。明代。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即席贈任棠山。明代。楊慎。 紅濕城中仙里,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