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寧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書黨籍。首編元祐終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大書深刻何煌煌,執政待制分班行。聿從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濫觴。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茲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國無留良。
歿者追奪生者竄,并禁子孫仕朝堂。兼有曾持紹述議,亦得附驥分余光。
問胡作此一網計,眾正登朝我將棄。遂甘鑄鐵錯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熾。
剪除異己期必盡,威福橫行乃無忌。太師原是一魔君,謬托左元仙伯位,龍腦煙浮別院香,鶉羹命賤行廚味。
比鄰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親賜醉。回禮南遷諸黨人,瘴雨蠻煙葬無地。
窮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鐘正得意。豈知公道昭日星,錮之愈力名愈馨。
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誦千佛經,磨礱貞石妙鐫刻,翻似為作功德銘。
嗚呼權奸所爭亦細故,祇此目前富貴具。庸知數十年榮華,不過蜉蝣一旦暮。
何苦抵死仇正人,徒供千載嬉笑怒。冰山他日況崩摧,白頭也赴長沙路。
桃花三樹詔勒回,東明佛鐙黑如霧。一樣投荒作逐臣,乘比諸賢多臭腐。
相傳星變已毀碑,此碑何以完無虧。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巖無人施斧椎。
碑陰不鐫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為。沈侯好古拓一紙,鐵畫銀鉤壇絕技。
一點金鋒雖兆亂,臨池功深物秀美。惜哉若亦作清流,故自不減蘇黃米。
元祐黨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魯堂太守拓一本見示援筆作歌。清代。趙翼。 崇寧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書黨籍。首編元祐終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大書深刻何煌煌,執政待制分班行。聿從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濫觴。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茲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國無留良。歿者追奪生者竄,并禁子孫仕朝堂。兼有曾持紹述議,亦得附驥分余光。問胡作此一網計,眾正登朝我將棄。遂甘鑄鐵錯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熾。剪除異己期必盡,威福橫行乃無忌。太師原是一魔君,謬托左元仙伯位,龍腦煙浮別院香,鶉羹命賤行廚味。比鄰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親賜醉。回禮南遷諸黨人,瘴雨蠻煙葬無地。窮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鐘正得意。豈知公道昭日星,錮之愈力名愈馨。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誦千佛經,磨礱貞石妙鐫刻,翻似為作功德銘。嗚呼權奸所爭亦細故,祇此目前富貴具。庸知數十年榮華,不過蜉蝣一旦暮。何苦抵死仇正人,徒供千載嬉笑怒。冰山他日況崩摧,白頭也赴長沙路。桃花三樹詔勒回,東明佛鐙黑如霧。一樣投荒作逐臣,乘比諸賢多臭腐。相傳星變已毀碑,此碑何以完無虧。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巖無人施斧椎。碑陰不鐫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為。沈侯好古拓一紙,鐵畫銀鉤壇絕技。一點金鋒雖兆亂,臨池功深物秀美。惜哉若亦作清流,故自不減蘇黃米。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于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并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
趙翼。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于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并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感事。。吳未淳。 鷸蚌相持急,漁夫兩獲之。圣心不務德,人意況多私。生死忍相假,榮名恥所期。寄言奮翮者,防有翼傷時。
塵外樓燕集得微字。明代。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風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水中蒲。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美玉尚待價,明珠終不污。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續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
至日留安肅署中。明代。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