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論詩五首

    論詩五首朗讀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譯文

    其一

    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斷的運動發展,新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

    即使能預支五百年的新意作,到了一千年又覺得陳舊了。

    其二

    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但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其三

    紛紛的藝苑里各種說法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對錯互見,深淺不一,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有時也五花八門。這時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

    如果自己見識低下,就像矮人看戲似的,自己什么也沒看見,對戲的好壞心中沒有定數,只是隨聲附和罷了。

    注釋

    李杜:指李白、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

    風騷: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屈原的《離騷》。后來把關于詩文寫作的詩叫做“風騷”。這里指在文學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只眼:獨到的見解,眼力出眾。

    藝苑:藝壇,藝術領域。

    雌黃:即雞冠石,黃赤色,可作顏料。古人寫字用黃紙,寫錯了用雌黃涂掉再寫。后用信口雌黃喻隨口亂說。

    其二

      第一、二句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的詩篇也有歷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詩人呼喚創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演習守舊。

      世人常常用這句詩來贊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

      此反映了作者詩歌創作貴在創新的主張。他認為詩歌隨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的時候也應求新求變,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格的詩人。寫出了后人繼承前人。本詩雖語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句表達了文學創作隨著時代變化發展的主題思想與中心。

      趙翼論詩提倡創新,反對機械模式。他通過對詩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顧,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各個時代都有其標領風騷的人物,不必為古人是從。詩歌也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

    其三

      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藝術主張的詩。指出文藝批評應提倡有獨到的見解,不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評論詩詞的好壞優劣,應當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哪個,而不能像文壇藝苑中的某些人一樣,心口雌黃。馬克思哲學認為,要做到獨具慧眼,深刻地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一是必須在實踐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須善于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發展。

      前二句點出在紛紛的藝苑里各種說法魚龍混雜,這時 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當然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學養和閱歷,成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戲作比,矮人看戲時被前邊的人擋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戲臺上的場景?戲散大家一起談起來時,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說法。這就好比我們自己對“藝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學力淺薄,不能“獨具只眼”,那就只能“隨人說短長”了,這種鸚鵡學舌,拾人牙慧的行為作者是堅決反對的。

      這首詩繼承以詩歌體裁論詩歌的傳統,見解卓異,說理暢達。全詩看似佶手拈來、隨手而出,但卻具有極為精辟深刻的理論內涵。李白、杜甫被稱為詩中仙圣,在唐代即受到推崇,如韓愈在仕由逝世時才3歲,后來他熟讀李杜詩篇,作有《調張籍》一詩,其中有“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等語,可謂敬佩得五體投地。而后世特別是明清兩代,對李杜的崇拜更是前所未有,并且普遍地認為詩自唐以來詩道不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人還提出從《詩經》以來每況愈下、自宋元以來無詩之論,這種看法在明清詩歌理論中占有主導地位。

      詩人開篇即總論概述了這一普遍現象,以李杜為代表指出了他們的詩作固然光耀千秋,流傳萬古,其崇高地位與普及程度已是臉炙人家傳戶誦。接下來卻陡然轉筆,尖銳地指出了這種情況帶來的另外的弊端:熟極而流,不僅令人覺得從內容到形式都沒有新意,而且還隱隱含有這一現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礙了后世詩人的創新之意,其見解之深刻,筆觸之辛辣,思慮之周到,足以發人深省。前兩句并非真足在貶低李杜,而是為下文略作鋪墊而已,以下即轉入主題的抒發。

    趙翼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于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并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

    趙翼朗讀
    ()

    猜你喜歡

    白云何氤氳,流光不可掇。夜夜鏡湖中,為予拂明月。

    ()

    月落西風急,秋螢點點流。卻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
    金天羽

    蜂課蜜,課蜜輸香國。當初獵艷摧花叢,花粉狼藉隨東風。

    香桃瘦損棠梨泣,紫羅蘭小矜標格。蛛縈花片蝶黏香,姹紫嫣紅半蕭瑟。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 久久天天婷婷五月俺也去|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少妇无套内谢久久久久| 99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久久久久久精选9999|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久久AⅤ人妻少妇嫩草影院|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深夜久久AAAA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国内高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国色天香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一|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