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晉鸞飛古洛川,金桃再熟賀郎仙。三清樂奏嵩丘下,
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頂舞低迎絳節,青鬟歌對駐香輧。
誰能白晝相悲泣,太極光陰億萬年。
洛城見賀自真飛升(一作登仙)。唐代。陳陶。 子晉鸞飛古洛川,金桃再熟賀郎仙。三清樂奏嵩丘下,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頂舞低迎絳節,青鬟歌對駐香輧。誰能白晝相悲泣,太極光陰億萬年。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
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重題多景樓。宋代。鄭思肖。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正乾坤。
月下笛。近現代。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看花長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沙路。空延佇。甚落盡江楓,便成羈旅。殘春社燕,為誰花底來去。砧聲一夕催離別,奈憑到、危闌最苦。酒醒后,又亂山,遮斷不見愁處。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