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中畫第一,天趣橫流腕閒出。弟子尚作文徵明,先生自入董源室。
長卷大樹為者難,屈伸神鬼開云關。忽移拔地風霆閒,紙上已作千年斑。
常熟蕭梁七星檜,七株今尚三株在。一株橫空偃圓蓋,二株曾遭雷火焚,直干依然挺靈怪。
海氣沉霾古觀中,行人太息虞山外。徵君攜客游觀之,自從圖成復寫詩。
豈徒草木生顏色,談笑風流皆可思。吾家乃在舒州住,未過鎮江東一步。
曾聞此檜不曾逢,卻憶江帆建康路。壬申之歲給事園,往看六朝之松樹。
長鬣上激虬龍嗚,蜷身下作狻犀怒。江寒浪涌排風煙,日落天空走云霧。
此松此檜遙相望,神物而今松獨亡。樵薪荊棘誰當念,寂寞巖阿亦可傷。
人閒貴賤誠難測,且展煙霞吐胸臆。作畫看山終此身,富貴不以離其親。
已逢洪治升平日,更作東吳偃臥人。古樹江南春復春,可憐輪轍盡勞薪。
世閒詩畫猶馀事,令我長思真逸民。
錢詹事座上觀沈石田畫檜歌。清代。姚鼐。 三百年中畫第一,天趣橫流腕閒出。弟子尚作文徵明,先生自入董源室。長卷大樹為者難,屈伸神鬼開云關。忽移拔地風霆閒,紙上已作千年斑。常熟蕭梁七星檜,七株今尚三株在。一株橫空偃圓蓋,二株曾遭雷火焚,直干依然挺靈怪。海氣沉霾古觀中,行人太息虞山外。徵君攜客游觀之,自從圖成復寫詩。豈徒草木生顏色,談笑風流皆可思。吾家乃在舒州住,未過鎮江東一步。曾聞此檜不曾逢,卻憶江帆建康路。壬申之歲給事園,往看六朝之松樹。長鬣上激虬龍嗚,蜷身下作狻犀怒。江寒浪涌排風煙,日落天空走云霧。此松此檜遙相望,神物而今松獨亡。樵薪荊棘誰當念,寂寞巖阿亦可傷。人閒貴賤誠難測,且展煙霞吐胸臆。作畫看山終此身,富貴不以離其親。已逢洪治升平日,更作東吳偃臥人。古樹江南春復春,可憐輪轍盡勞薪。世閒詩畫猶馀事,令我長思真逸民。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寓鐘寶潭解館二首 其二。元代。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何須交臂令心哀,北風吹人歸去來。
贈秀卿 其四。清代。孫原湘。 屈指春光到畫闌,玉郎車馬上長安。歸期縱說相逢早,隔歲先愁欲別難。夢雨愿隨行李去,淚珠偷共燭花彈。才人標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細看。
詩偈 其一七八。唐代。龐蘊。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題浯溪。宋代。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君父恩重臣子輕,功至彌天皆分內。靈武猶言權濟經,京師何忍小間大。南內起居不遑安,西宮晨夕無聊賴。不沒其實豫章公,言者無罪聞足戒。元結但持歸美心,為尊者諱誰獨怪。歸美為頌刺為雅,四詩義各有攸在。一出春秋雅頌中,兩忘人我是非外。朅來獨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垂去更解未艾紛,石上有壁聊一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