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行云向九州,飄然一往不可留。東南煙水一千里,掛帆曲轉楓林秋。
西湖絕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游。夜月披襟倚湖檻,曉煙聽櫓搖湖舟。
朅往山深友麋鹿,歸從水宿同鳧鷗。兩君豐采古賢伯,亦邀賓客探奇幽。
孤山處士余所慕,香山玉局君之儔。四賢祠前共游舫,魚蟹菱芡新登篝。
恪官事異元豐世,豈開魚鑰貪林邱。斜陽欲盡旌旆返,野人朝亦生離愁。
從來佳處不可盡,安用萬壑窮兩眸。主人雖賢客當去,徑買輕舸隨北流。
兩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詎和編鐘璆。使君文章配旄節,漫士蹤跡同漂漚。
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猶。想公更游水深闊,倒浸南北山僧樓。
次韻答秦小峴觀察贈別并以別謝蘊山方伯。清代。姚鼐。 我如行云向九州,飄然一往不可留。東南煙水一千里,掛帆曲轉楓林秋。西湖絕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游。夜月披襟倚湖檻,曉煙聽櫓搖湖舟。朅往山深友麋鹿,歸從水宿同鳧鷗。兩君豐采古賢伯,亦邀賓客探奇幽。孤山處士余所慕,香山玉局君之儔。四賢祠前共游舫,魚蟹菱芡新登篝。恪官事異元豐世,豈開魚鑰貪林邱。斜陽欲盡旌旆返,野人朝亦生離愁。從來佳處不可盡,安用萬壑窮兩眸。主人雖賢客當去,徑買輕舸隨北流。兩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詎和編鐘璆。使君文章配旄節,漫士蹤跡同漂漚。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猶。想公更游水深闊,倒浸南北山僧樓。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泛舟三首 其二。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月溪橋。明代。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中有亡懷子,長笛橫翠鐵。一曲寒兔泣,再曲溪石裂。夜深斗柄移,孤峭厲嵽嵲。安得雙飛鴻,相從問真訣。營魄感晦盈,深淵積冰雪。危橋未可梯,茲意吾能說。
種杉。明代。吳璉。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寄巡鋪溫■。南北朝。鄒浩。 幾日長亭復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