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不來,天子恥,興兵問罪悔晚矣。橫若來,天子喜,大則封王小侯耳。
尸鄉相距三十里,沐浴從容伏劍死。當年南面俱稱孤,今日誰能更屈體,好持吾頭見天子。
乘傳攜來有二客,地下想從驅鬼伯,奇聞咄咄更驚人。
窮島忠魂聚五百,薤露歌殘劇可憐,高皇流涕數稱賢。
一時得士能如此,兄弟更王豈偶然。
讀《史記》四十首 其十七 田橫來。清代。張晉。 橫不來,天子恥,興兵問罪悔晚矣。橫若來,天子喜,大則封王小侯耳。尸鄉相距三十里,沐浴從容伏劍死。當年南面俱稱孤,今日誰能更屈體,好持吾頭見天子。乘傳攜來有二客,地下想從驅鬼伯,奇聞咄咄更驚人。窮島忠魂聚五百,薤露歌殘劇可憐,高皇流涕數稱賢。一時得士能如此,兄弟更王豈偶然。
山西陽城人,字雋三。諸生。工詩,長于七古。足跡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艷雪堂詩集》。 ...
張晉。 山西陽城人,字雋三。諸生。工詩,長于七古。足跡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艷雪堂詩集》。
寄中書洪益中夢菊先生四首 其三。明代。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次李參政省中獨坐韻。明代。張以寧。 畫省晝岑寂,坐來風葉鳴。雨晴鳷鵲觀,秋滿鳳凰城。許國丹心在,懷鄉白發生。所慚無寸補,載筆直承明。
賀新郎 其十一 為檗子壽。清代。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龍竟臥,蠖羞展。客游不藉縱橫顯。日端居、犀香溫透,墨池摩扁。生受鹿門妻子福,萬態擾龍馴犬。愛白璧、微瑕全免。相約卜鄰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花共插,竹同剪。
八關齋詩三首 其三。魏晉。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望山樂榮松,瞻澤哀素柳。解帶長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風解煩懷,寒泉濯溫手。寥寥神氣暢,欽若盤春藪。達度冥三才,恍惚喪神偶。游觀同隱丘,愧無連化肘。
洪鐘歌。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天龍八部生忻悅,外道魔軍失卻蹤。此圓器,大神功,上祝皇王壽不窮。日月長輝邦國靜,臣忠子孝續堯風。昏者醒,愚者聰,民歌鼓腹意和濃。地水火風和一性,剎塵無間體含融。包聲印頑空,鳥樹巖巒風月同。秦時何必驅山鐸,大振金鈴總脫空。時節至,自相逢,肯信無心達本宗。和同一族輸金玉,回向南泉鑄此種。黃昏裹,五更中,下下無空徹底通。近祖遠宗迷識解,聞歸凈土禮金容。涅槃侶,契心同,個個全音贊此功。顯理揚真無二聽,含靈蠢動一時通。受者法,施者空,且無地獄與洋銅。孝子順孫光遠慶,昭文千古振家風。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求林,投身避羅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