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滄江萬里馀,一秋將盡又無書。憑君寄語華亭鶴,載取機云唳碧虛。
盛用章進士歸省松江兼柬廷琛汝濂應辰諸君子。唐代。沈彬。 日下滄江萬里馀,一秋將盡又無書。憑君寄語華亭鶴,載取機云唳碧虛。
[約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間在世]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傳)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隱云陽山數年。又游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辟,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余。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
沈彬。 [約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間在世]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傳)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隱云陽山數年。又游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辟,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余。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送慧上人之九頓嶺 其七 贈劉元善。。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春興 其一。。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天荒地老無人識,笑志歌懷亦自如。負米到家春未盡,鄉園行樂想潘輿。
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治既小愈作。。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