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濟蹌蹌藹縉紳,祝堯均效華封人。
觴稱鳳闕懽聲沸,花錫鸞枝內樣新。
露葉巧裁隋苑彩,天葩先借漢宮春。
舉頭仰戴君恩重,好盡忠誠報紫宸。
不用涼州羯鼓催,陽和已逐小春來。
誰將萬點花間艷,都向百官頭上開。
樣巧賸裁隋苑彩,影搖斜蘸漢宮杯。
玉階再拜君恩重,洋溢懽聲遍九垓。
拜賜宮花紀恩詩。宋代。許應龍。 濟濟蹌蹌藹縉紳,祝堯均效華封人。觴稱鳳闕懽聲沸,花錫鸞枝內樣新。露葉巧裁隋苑彩,天葩先借漢宮春。舉頭仰戴君恩重,好盡忠誠報紫宸。不用涼州羯鼓催,陽和已逐小春來。誰將萬點花間艷,都向百官頭上開。樣巧賸裁隋苑彩,影搖斜蘸漢宮杯。玉階再拜君恩重,洋溢懽聲遍九垓。
(1168—1248)福州閩縣人,字恭甫。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歷籍田令、太學博士。理宗即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遷著作郎。出知潮州,訓閱軍兵,平息盜寇,安撫峒僚,治績有聲。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累官兵部尚書,后以端明殿學士提舉洞霄宮。有《東澗集》。 ...
許應龍。 (1168—1248)福州閩縣人,字恭甫。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歷籍田令、太學博士。理宗即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遷著作郎。出知潮州,訓閱軍兵,平息盜寇,安撫峒僚,治績有聲。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累官兵部尚書,后以端明殿學士提舉洞霄宮。有《東澗集》。
燭影搖紅 除夕。清代。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十萬笙歌,繁華自趁江潮發。椒盤歲歲憶團圞,剪燭頻移榻。那管今宵帳冷,真辜負、爆聲喧熱。定香橋下,囑付雙魚,替傳錦札。
水調歌頭 姑蘇臺。宋代。張镃。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認群峰,尋四塔,半煙橫。平生感慨,況逢佳處輒銷凝。休說當時雕輦,不見后來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畫欄拍,飛燕兩三聲。
金壇王叟六十壽之。明代。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