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喚起清明雨。一棹煙波從此去。夢何依,花無主。
十二屏山遮宿霧。
鳳孤飛,鸞獨舞。杳杳相思難度。欹著枕兒眠處。何人知別苦。
應天長。清代。陸求可。 黃鶯喚起清明雨。一棹煙波從此去。夢何依,花無主。十二屏山遮宿霧。鳳孤飛,鸞獨舞。杳杳相思難度。欹著枕兒眠處。何人知別苦。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號密庵。順治十二年進士。授裕州知州,入為刑部員外郎,升福建提學僉事。在裕州時,減輕百姓負擔。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濫。 ...
陸求可。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號密庵。順治十二年進士。授裕州知州,入為刑部員外郎,升福建提學僉事。在裕州時,減輕百姓負擔。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濫。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nèi)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huán)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兩漢。佚名。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金陵八詠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臺。明代。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jīng),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